齐侯问棘花,哪个齐侯什么典故
棘花,有说是枣花。齐侯是齐景公语出《晏子春秋.外篇第八》: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对曰:“昔者秦缪公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东海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曰:“婴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
齐景公跟晏子君子小人的对话原文
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景公问晏子关于服饰和居所的问题,晏子回答说:“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这一对话体现了晏子的为政理念,即君主应注重实质,而非外在的虚饰。
第二个部分是齐景公在雪后披着狐狸皮裘坐在台阶上,看到晏子入见,便问他为何下了三天雪却不觉得寒冷。晏子反问:“天不寒乎?”齐景公笑而不答。晏子接着说:“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齐景公听后表示接受并下令发放粮食给饥寒的人。这一对话展示了晏子爱民如子的风范,以及齐景公乐于纳谏、从善如流的品质。
齐侯问枣花典故讲解
齐侯问枣花:语出《晏子春秋.外篇第八》。
应为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汉武帝注视着桃核,齐侯讯问棘花。桃核,蟠桃核。西汉元封元年,西王母降临汉武帝殿上,赐给汉武帝七枚蟠桃,自吃二枚。汉武帝本想保留这桃核,西王母说:“这桃子是世间所没有的,三千年才结一次。”棘花,妖艳、诱人的花。庾信将“棘花”改为“枣花”,是为平凡之花,取“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之意。
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对曰:“昔者秦缪公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东海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曰:“婴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
晏婴论季世原文注音
回答:晏婴论季世原文读音:yànyīnglùnjìshìyuánwén
原文阅读: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瑾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卻、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亏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肿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译文或注释:
齐侯派晏婴到晋国,请求再送女子作晋侯的继室。……
已经订婚之后,晏子接受宾享之礼,叔向跟晏子一同参加宴会,互相交谈。叔向说:“齐国将怎么样呢?”晏子说:“这是末世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说好。齐国恐怕要变为陈氏的天下了。国君抛弃了他的百姓,使百姓归附陈氏。齐国旧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各量本身的四倍。以达到釜,十釜就成为一钟。陈氏的三种量器都在齐旧量的基础加上一(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于是钟也就相应地增大了。陈氏用私家大量器借出粮食,却用齐公室的小量器收回。把山上的木材运到市上去卖,并不比山里的贵;鱼盐蜃蛤运到城里去卖,也不比海上贵。老百姓把他们自己劳动所得分成三分,其中两分要交给公室,而自己的衣食只占一分。公室搜刮来的财物都腐朽和被虫子蛀了,可是连三老这样的乡官都受冻挨饿,都城的许多市集上,鞋子便宜,假脚昂贵。百姓有痛苦,陈氏就去慰问关切他们,百姓爱陈氏如同父母,归附他如同流水。想要陈氏不获得民众,将怎样免得了呢?陈氏的祖先箕伯、直柄、虞遂、伯戏,恐怕正要辅助陈氏夺取齐国天下,他们已经在齐国了。
晏子对齐侯问五声是什么
五声:即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
《晏子对齐侯问》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被认定为编年体史记。
该文讲述了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区别。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溢嚣尘①,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②。”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③?”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履贱。”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④,乱庶遄已⑤。’其是之谓乎?”
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湫(jiǎo)隘嚣尘:低洼、狭窄、吵闹、尘土飞扬。
②爽垲(kǎi):爽,明亮;垲,干燥。
③里旅:官名,又称司里、里人,掌管卿大夫住宅。
④祉(zhǐ):喜悦,高兴。
⑤遄(chuán):迅速。已:停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