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有什么区别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是两种不同的征税方法,它们在税率计算和应用上有所区别。
1.定义:
-全额累进:按征税对象的绝对数额划分征税级距,就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税率计征的一种征税方法。
-超额累进: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2.特点:
-全额累进:一定征税对象的数额只适用一个等级的税率。其特点是计算简便,但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累进程度高,税负重。在征税对象级距的分界点附近,税负不合理,会出现税收增加额超过课税对象增加额的不合理现象。
-超额累进:累进较缓和,是渐进式的,而不是跳跃式的。在累进级距的分界点附近不会出现税收增加额大于征税对象增加额的不合理现象。
3.计算方式:
-全额累进:当征税基数达到一定的上限时,对征税基数适用全新的税率。
-超额累进:当征税基数达到一定的上限时,对超过上限的征税基数适用新税率。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如何应用税率来计算税款。全额累进是基于征税对象的绝对数额来确定税率,而超额累进则是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等级部分来分别计算税额。
个税累进税率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一、将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36000元的 税率3%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税率1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 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 25%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税率3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税率35%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税率45%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二、累计预扣法
累计预扣发指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在新的综合所得税制下,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按年合并为综合所得,统一适用年度七级超额累计税率表计税,即“按月预扣,按年汇缴”。
在预扣预缴的情况下,必须先确定一个纳税人的扣税基数。这个基数的税收称谓叫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注意这个数是个累计数,则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什么是超率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的一种。超率累进税率是一种特殊税率形式。实行这种税率,选取课税对象的某一百分比指标为计税起点,将其按百分比高低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部分,并分别规定每一个等级的税率。当课税对象的百分比增加到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就超过百分比的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课税。同一课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