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这句诗出自宋代李清照《声声慢》的全文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白话文释义: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该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点点滴滴的意思解释
意思就是指各种细微小事物。也形容雨点滴落的声音。
读音
[diǎndiǎndīdī]
引证
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例句
在母亲节那一天,她特意翻出了老相册,和年迈的母亲一起回忆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近义
一点一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扩写成120字的想象片段
出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到黄昏,点点滴滴。前一句
梧桐更兼细雨。
选自李清照《声声慢》,主要抒发了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心境。
点点滴滴的意思
意思:指各种细微小事物。也形容雨点滴落的声音。
“点”,普通话读音为diǎn,“点”的基本含义为细小的痕迹或物体,如点滴、斑点;引申含义为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如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在日常使用中,“点”常做名词,表示方面,如特点。
谜语,到黄昏点点滴滴(打气象术语一)
晚间有零星小雨。谜面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句,其上一句词“梧桐更兼细雨”,从而得知“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是“细雨”。“黄昏”跟“晚间”相扣,而“点点滴滴”则隐射“零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