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欲放的解释
含苞欲放,汉语成语,拼音是hánbāoyùfàng,意思是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少女。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
中文名
含苞欲放
拼音
hánbāoyùfàng
作用
作谓语、定语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
注音
ㄏㄢˊㄅㄠㄧㄩˋㄈㄤˋ
近义词
含苞待放
反义词
百花盛开
使用程度
常用
词性
中性
含苞欲放成语故事
含苞欲放,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常用来形容少女青春萌动,内心渴望爱情。
这个成语源于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意思是说,石榴花半开,像红绸舞动。等桃、李、杏等春花落尽,它才会独自绽放。细细观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心中千重柔情像丝束一样。又恐怕被那秋风吹落。如果能等到你来这里,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我们一起流泪,像花上的粉一样,纷纷下落。
后来,人们用“含苞欲放”来形容花苞即将绽放的状态,也用来形容少女的青春和内心的渴望。
含苞待放的意思是什么
含苞待放
hánbāodàifàng
成语解释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含什么欲放补充词语
这个词应该是含苞欲放。这里填上一个苞字就完整了。苞,就是花骨朵。而且是要开花了的花骨朵。似开未开。有的词叫含苞待放。意思相近。
含苞绽放意思是什么
含苞绽放就是指春天美丽的花骨朵在阳光下即将开放,寓意着春的气息,春天的到来,新的开始。
大自然植物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植物的精华全部绽放于美丽的花儿中。
指的一个人蓄谋已久的内涵与精力,与他的充满生机的内在,在一瞬间就要绽放而发。
含苞待放含苞欲放有什么区别
一、意思不同:
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二、用法不同:
含苞欲放:含褒义。专用于形容青春少女方面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含苞待放: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