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然辩证法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
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辩证法创立者和时间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的作者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年至1882年间陆续写作的一部著作。
恩格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关注和剖析,全面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后的生态危机。它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然辩证法主要观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1)科技是生产力的知识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2)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科技的社会观。
(3)自然观
(4)科学观
(5)方法论
(6)科技的社会观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哲学方法,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追求对自然界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辩证”,即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二是“自然”,即强调自然界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自然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及其规律性.
2.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学科性质: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论研究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