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系数
质子守恒,电菏守恒和物料守恒。
化学中的三大守恒
1、电子守恒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
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即可解得。
2、元素守恒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元素守恒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体现。元素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反应体系中始终保持相等的某粒子。
或以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某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用这种方法计算只需要找到反应起始和终止时粒子的对应关系,即可通过简单的守恒关系计算出结果。
如金属与硝酸反应,利用氮原子守恒,即硝酸总物质的量等于硝酸盐中硝酸根离子及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3、电荷守恒的意思就是任一电中性的东西比如化合物、混合物、单质、胶体等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电荷守恒还包括离子反应前后离子所携带的电荷数量总数不变。
怎么理解高中化学中的“三大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32-)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原子总是守恒的,如0.1mol/L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0.2mol/L
3、质子守恒: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OH-始终相等,即溶液中H、O原子之比恒为2:1,故有:c(H+)+c(HS-)+2c(H2S)=c(OH-)
三大守恒定律
宇宙三大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
1、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中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其中总能量一般说来已不再只是动能与势能之和,而是静止能量(固有能量)、动能、势能三者的总量。
2、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怎么理解高中化学中的“三大守恒” 从最基本说起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32-)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原子总是守恒的,如0.1mol/L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0.2mol/L
3、质子守恒: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OH-始终相等,即溶液中H、O原子之比恒为2:1,故有:c(H+)+c(HS-)+2c(H2S)=c(OH-)
化学三大守恒坐标法
化学三大守恒包括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它们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这就是质量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总数相等,这就是电子守恒;在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这就是电荷守恒。
坐标法是一种用于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图形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守恒关系。下面是使用坐标法表示化学三大守恒的示例:
1.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可以用坐标系中的水平轴表示反应物的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物的量。在反应前后,水平轴上反应物的量之和等于纵坐标上生成物的量之和,这就是质量守恒。
2.电子守恒:
电子守恒可以用坐标系中的水平轴表示氧化剂的电子得失数,纵坐标表示还原剂的电子得失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平轴上氧化剂的电子得失数等于纵坐标上还原剂的电子得失数,这就是电子守恒。
3.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可以用坐标系中的水平轴表示阳离子的电荷数,纵坐标表示阴离子的电荷数。在离子反应中,水平轴上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等于纵坐标上阴离子的电荷总数,这就是电荷守恒。
坐标法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守恒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因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