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这个字的来源
铭(拼音:míng)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铭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铭”,普通话读音为míng。“铭”的基本含义为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如铭刻、铭文;引申含义为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如铭记、铭心。
在日常使用中,“铭”也常做动词,表示牢记不忘,如铭刻于心。
铭的意思在名字里
用作人名意指“博闻强记,才华横溢,杰出之意。”
“铭”,现代汉语,拼音为míng,基本含义为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如铭刻、铭文;引申含义为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如铭记、铭心。在日常使用中,“铭”也常做动词,表示牢记不忘,如铭刻于心。
带铭的成语
刻骨铭心,
拼音
[kègǔmíngxīn]
释义
形容记忆深刻得让人永远也不能忘记(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也说镂骨铭心。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心刻骨。”
例句
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永志不忘。
铭肌镂骨
[míngjīlòugǔ]
释义
铭:在器物上刻字。镂:雕刻。刻在肌肤上,雕在骨头上。形容感受深刻,永远不忘。
铭的平仄
铭是平声,铭字的拼音是ming,第二声(阳平),在古四声(平上去入)中也是第一声(平),不是入声字,故铭字是平声。铭指在器物上刻纪念文字,比喻深深记住,如铭刻、铭记、刻骨铭心等;还指文体名,如墓志铭、陋室铭等。铭跟名、明、鸣、冥等汉字同音,在《诗韵新编》中归于庚韵部。
含“铭”字的成语有哪些
1、铭心镂骨
2、铭感不忘
3、铭心刻骨
4、铭诸心腑
5、勒铭燕然
1、铭心镂骨拼音:[míngxīnlòugǔ]
解释: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2、铭感不忘拼音:[mínggǎnbùwàng]
解释: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永记心上。深刻地记在心上,感激不忘。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3、铭心刻骨拼音:[míngxīnkègǔ]
解释: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4、铭诸心腑拼音:[míngzhūxīnfǔ]
解释:心腑:指内心。牢牢铭记在心里。比喻永记不忘。
5、勒铭燕然拼音:[lèmíngyànrán]
解释:谓建立武功。语本《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随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