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嘧读音
Pi、bimi
吡[bǐ]
1.古通“比”,比较。
2.诋毁。
吡[pǐ]
诋毁,斥责“而~其所不为也”。
吡[bǐ]
1.{动}
2.诋毁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列御寇》
3.比较。通“比”
异类不吡,说在量。——《墨子》。高亨校诠:吡读为比,较也
4.——用于有机化学的外语音译字
吡啶
5.另见pǐ
吡[pǐ]
〈动〉
1.诋毁;斥责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
吡喹读音
吡喹读bǐkuí,
吡拼音pǐbǐ,
详细字义
◎吡bǐ
{动}
(1)诋毁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列御寇》
(2)比较。通“比”
异类不吡,说在量。——《墨子》。高亨校诠:吡读为比,较也
◎吡bǐ
(1)——用于有机化学的外语音译字
吡啶
◎吡pǐ
〈动〉
诋毁;斥责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
口字旁加个全读什么字
诠是汉语汉字,拼音quán,基本意思是指解释。
中文名诠
拼音quán
类型动词
释义解释
基本信息
诠
(诠)
quán
⑴ㄑㄩㄢˊ
⑵解释:~解。~注。~释。~证。~言。~次(a.条理、层次,如“辞无~~”;b.选择和编排,如“~~不精,致有差误”)。
⑶事物的理:直~(即真理)。发必中(zhong)~(说出话来必定符合事理)。~有专长。博~多才。
⑷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
⑸郑码:SOC,U:8BE0,GBK:DAB9
⑹总笔画数:8,部外笔画:6,部首:讠,笔顺编号:45341121
吡哆读音
bǐduō
“哆”,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uō,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哆”的基本含义为发抖,战栗,如哆嗦。
“哆”,初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哆”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吡哌的读音
bǐpài
吡(1)诋毁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列御寇》
(2)比较。通“比”
异类不吡,说在量。——《墨子》。高亨校诠:吡读为比,较也
(1)——用于有机化学的外语音译字
吡啶
(2)另见pǐ
“哌”,初见于秦国小篆时代中,“哌”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该去掉言字旁念什么
该字去了言字旁念亥hài。
该[gāi]汉语汉字
该,汉语汉字,拼音是gāi,注音ㄍㄞˉ。部首讠部,总笔画8画。
gāi见纽、之部;见纽、哈韵、古哀切。形声字。从言,亥声。《说文》:“该,军中约也。”钱坫斠诠:“言军中戒约也。”又意为完备、具备。《广雅》:“包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夫孔子者,大圣,无不该。”“无不该”即“无不兼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