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字几画
董字笔画:12笔画,笔顺: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董”,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ǒng,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董”的基本含义为监督管理,如董统、董督;引申含义为正,如“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深藏,如“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在日常使用中,“董”常做动词词,表示主持,如董成。
威加什么偏旁组成新字,组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崴,读作wǎi,本意是指山峦叠嶂或是山间小路跌宕起伏,山谷不平的样子,亦可念作wēi,表示山高的样子。
崴泥(wǎiní)陷入烂泥。比喻事情不好办,陷入困境。
崴嵬(wēiwéi)山势高峻的样子。造句如:昨天到泰山去游玩,下山的时候把脚崴了,现在脚肿得很大。
董字康熙字典多少画
十二画
释义
1.动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动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
《书·大禹谟》
董逋逃。
《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
《左传·昭公十年》
3.动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动统率。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动主持;主管。如:董成(主持和谈)。
6.动正,守正。
董,正也。
《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
《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
《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楚辞·屈原·涉江》
7.名今简称董事为董。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