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号大全男生
小白鸽;白面郎君;小炉匠;泥人张;大喇叭;老油条;狗子;祥子;青面兽;金毛犬;漏洞户;行者;老解决;马大哈;颠三倒四郎;弯的;猫犊子;大烟袋;羊公鹤;及时雨;凤辣子;泼妇金刚;马大炮;赵光腚。
形象分为很多种,如独特的发型、鼻子、眼睛、肤色等等这些都属于外在形象。而我们在为一个人取外号时,就可通过观察他们的形象来取名。如皮肤很黑就可取名为“白马王子”,眼睛很圆就可取名为“葡萄”,脸蛋长的很可爱,有些娃娃脸,就可取名为“小娃娃”等等。结合形象取的外号,可分为多种,而每一种都富有独有的特色。
儿童外号好听的
男生外号:外星人、忧郁王子、大鸟、J博士、魔术手、小鸟、飞人、戳爷、二哥、篮板、泥水佬、大口仔、董事长、座地炮、外星人、跳蚤、冰王子、封波王、月亮、小穆特鲁、女菲尔普斯、小狐狸、祖母、高低杠公主。
女孩外号:波斯猫、雅芳、高乐高、灭绝师太、波罗的海、香菇头、荷兰猪、甜瓜太狼。
三国演义中所有真名字的绰号
三国演义人物的绰号(全部)
1.诸葛亮
诸葛亮,外号“卧龙”,指正在沉睡的龙。水镜先生司马徽曾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然其又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所以,诸葛亮纵然一生鞠躬尽瘁,也未能一统天下。
2.庞统
庞统,外号“凤雏”,指没有长成的凤凰。庞统是当世之人杰,和诸葛亮齐名,只可惜英年早逝,被人用箭射死在落风坡。
3.司马懿
司马懿,外号“冢虎”,指盘伏在石冢中的猛虎,比喻待时而起的绝世之才。司马懿此人少有奇才,却善于隐忍、深藏不露。最终在曹操、曹丕父子相继逝世之后,成为了实际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4.关羽
关羽,外号“美髯公”、“关公”、“武圣”。《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5.姜维
姜维,外号“幼麟”,指正在成长的麒麟。姜维智勇双全,罗贯中认为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诸葛亮死后掌兵二十余年,十余次北伐,但最终也是独木难支、功亏一篑。
6.司马徽
司马微,外号“水镜先生”。作为当时的名士,司马徽不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而且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堪称三国时期第一猎头,因此受到世人的敬重。当然,司马徽还有一个外号——“好好先生”。
7.郭嘉
郭嘉,外号“鬼才”,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只可惜命运短暂,年仅38岁便不幸去世。
8.夏侯惇
夏侯惇,外号“盲夏侯”,因在征伐吕布时被箭射伤左眼,所以人们以“盲夏侯”来区分夏侯渊、夏侯惇两位夏侯将军。但是,夏侯惇非常讨厌别人这样称呼他,所以“每照镜则怒,辄扑镜于地。”
9.许褚
许褚,外号“虎痴、虎侯”,因其“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而得名。许褚一生忠诚,前期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曹操去世后被曹丕任命为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睿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10.典韦
典韦,外号“古之恶来”(恶来是商纣王的大臣,以勇力而闻名)。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遂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
与典韦外号相近的是张辽,被曹操称为“古之召虎”(召虎即召穆公,中国周朝诸侯国召国君主之一)。张辽是“五子良将”之一,曾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
男生外号大全
好听的男生外号大全
巧克力王子
飞鱼王子
学霸
学神
最强人类
最强大脑
一灯大师
糖醋小排骨
壮男
小霸王
雷子
小天
小马哥
大神
皇上
栗子
钻石钰
蛋炒饭
小七
大阮
侏罗纪
蛋蛋
玖玖
大虾
辣椒玮
银鳕鱼
土豪
麦当劳
金钟罩
小灵通
鋆熊大人
淡定哥
个性的男生外号大全
板栗
大侠
胡子
郑沸沸
卷毛狗
乌鸦
范二爷
胖豆
遇行星
将军
陨石
陈管
鱼摆摆
斯大林
小七
黑背
猪猪侠
土豪金
锅巴
千年冰山
小叶子
弥勒佛
和氏璧
周瑜
形容人的搞笑绰号
1.皮蛋超人
2.一脸的美人痣
3.撩汉大婶
4.非洲小白脸
5.吃瓜群众
6.骑着蜗牛找期待
7.吃海的鲨鱼
8.毛毛虫闯红灯
9.帅得不敢上厕所
10.爱吃猫的鱼
11.骑着母猪去兜风
12.一把好僚机
13.跳进海里躲雨
14.老不正經的小少年
15.给我儿子找个娘
16.小姐_别逼我耍流氓
17.劳资上线全球停电
18.朕掐指一算你俩准散
19.朕的忧伤,尔等岂懂
20.小小女神经
有什么比较霸气的绰号,社会上的
青狼、恶虎、啸天、西门吹雪、降龙、伏虎、万人煞、蝎厄魔、销魂
扩展知识:
绰号(nickname),又称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绰号又可以细分为两种善意的昵称是指绰号无侮辱性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更加体现出亲昵、亲密的感情。恶意的侮辱性绰号,是指绰号具侮辱性,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喊别人侮辱性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会引起被喊绰号者的反感。
含义
就是根据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如: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
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更富个性化特征。现代著名学者袁庭栋、刘大白对此都有过专门的研究。
出处
诨名;外号。
1、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俺梁山泊上山儿李逵的便是。人见我生得黑,起个绰号叫俺做黑旋风。”
2、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3、《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你绰号满天飞,今日不怕你飞上天去!”
4、巴金《狮子》:“他那披着长发的头,他那冷酷的面貌,他那暴躁的性情,使我们给他取了‘狮子’的绰号。”
由来
绰号最早见于汉代,如严延年、郅都、董宣是三个酷吏,他们用法严酷,世称之为“屠伯”“苍鹰”“卧虎”;杨震因为博学,而被人尊称为“关西孔子”。
绰号的产生有多种由头,如从形貌方面看,汉代贾逵因身高头长,被称为“贾长头”;唐代温庭筠因容貌丑陋,被呼作“温钟馗上”。从举止方面看,西汉甄丰喜欢夜间谋议,人称“夜半客”。从行为方面看,东汉崔烈以500万钱买官,人称“铜臭”。从爱好方面看,南明弘光天子喜欢用蛤蟆制药,丞相马上英喜欢斗蟋蟀,因此得到蛤蟆天子、蟋蟀相公的绰号。从著作方面看,唐代杨炯被称为“点鬼簿”,是因为他好用古人姓名;骆宾王被称为“算博士”,是因为他诗中多用数字做对子。从学识方面看,明代的程济因博学而获“两脚书橱”的雅号。从谈吐方面看,唐代窦巩因口讷、不善言辞被时人讽为“嗫嚅翁”;南宋赵霈担任了谏议大夫之职却大谈禁杀鹅鸭,被讥为“鹅鸭谏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群体绰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绰号中还有一类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群体绰号。如宋代的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同时担任谏官,本应积极进谏,指斥时弊,但他们却明哲保身,不敢进言,时人讽刺其为“三不吠犬”,形象至极。明代刘吉、万安、刘翊三人位至实相,却碌碌无为,饱食终日,无所成就,时人噱称他们为“纸糊三阁老”,爱憎之意,一目了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