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的特征是什么
白鳍豚的特征是: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
白鳍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白鳍豚现在还有发现吗
白鳍豚现在并没有发现,这是在野外已经绝迹的存在,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意外的结局,这也是中国已经濒危的物种存在。
世上唯一一头白鳍豚名字叫什么
世界上唯一一头白鱀豚名字叫淇淇。
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交接洞庭湖湖口处捕淡水鱼时不料发现了一头白鱀豚误入洞庭湖的浅水区。随后他们用他们的渔船堵住浅水区的出口,再用铁钩把这头白鱀豚从水中勾出。
白鳍豚在几几年后灭绝
白鳍豚暂时并未灭绝,但它在中国长江已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在世界范围内也只剩下几十头甚至更少,而早在2007年的时候,白鳍豚就被宣布已经功能性灭绝,到了2017年,消失10年的白白鳍豚重新出现在长江领域,由此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但该消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白鳍豚是古老的孑遗生物,根据化石表明,早在53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长江流域就出现了白鳍豚,到了20世纪后期,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侵害,由此数量急剧锐减,1988年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第一个因人为因素而走向灭绝的鲸豚类动物。
白鳍豚人工养殖有多少
现在已经没有人工养殖的了,全部灭绝,最后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圈养成功的白鳍豚(也叫白暨豚)于1998年去世,是雄性的,人们为它找的几个配偶都英年早逝,他没有后代从“淇淇”去世后,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白鳍豚,在长江保护区里,只剩下另一种淡水鲸——江豚了。
白鳍豚在2023年还有吗
白鳍豚已经灭绝了。2002年7月14日,随着最后一头白鳍豚淇淇的去世,人们也基本认定它已经灭绝。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信笺》期刊发表关于白鳍豚的报告,正式宣布了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