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乐府诗的特点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乐府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乐府诗题材广泛,有丰富的社会内容,直率的感情,朴素的语言,豪放刚健的风格。
1、乐府诗歌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们真实地反应着当时的现实生活,而且多发自社会最底层的声音,直接表达着人民的爱憎。
2、从诗歌体裁上说,乐府民歌大部分是叙事诗。
3、乐府诗中的杂言,句法自由多样,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
4、汉乐府诗的语言朴实生动,繁简得当,结构紧凑,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乐府诗特点及断句
1叙事朴实自然
2、押韵灵活
3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东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汉乐府诗,从句式上看,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如汉乐府著名的《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王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知之.
(《鼓吹曲·汉饶歌》)
其他如《孤儿行》、《乌生》等诗都是杂言体.乐府古辞的这种杂言体,一般以五句、七句为主,间杂以长短不同的各种句式.
这两种句式在节奏和表现力上都具有很大的优点,便逐渐地被文坛上的文人所发现,而成为后世五言、七言古体诗赖以产生的土壤.
汉乐府诗中七言体的诗并不多,但整齐的五言体的诗却不少,如《陌上桑》、《焦仲卿妻》等著名的长篇,全都是五言体的,另外,一些小诗也都是五言体,如:
江南可采蓬,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和歌古辞·江南》)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鱼,相教慎出入.
(《杂曲·枯鱼过河泣》)
这些长、短篇的五言体诗,大约多产生在东汉时期.
两汉乐府古辞从篇章上看,有不到十字或仅十多字的短篇,也有千字以上的长篇.题村也极广泛,抒情、叙事以及富有哲理性的作品都有,但以反映社会现时生活的叙述性题材居多,这是它的一个主要特色.
汉乐府诗是用来入乐的歌辞,这就形成了重声不重辞的现象.乐工在取辞配乐的时候,往往为了方便,有时就把一些不同篇章的歌辞,随意拼凑在一起,或加以分割、截取,以至互相插入.如《陇西行》
歌行体诗的特点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歌行体的特点是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
“行”就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杜甫的《兵车行》。
乐府诗的基本精神
乐府诗的语言及其形式特点:首先,乐府诗采用的语言简单易懂,多为口语,亲切朴素。其次是押韵灵活、形式多样。乐府民歌有句句押韵的,也有隔句押韵的;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再是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最后就是浪漫主义色彩强烈。
按诗歌题材分,乐府诗可分为六类:反映战争的痛苦、反映徭役的痛苦、反映贫困、爱情题材、人民的劳动生活、饮酒求仙、人生无常。
按内容分,乐府诗可分为三类: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军乐、民间的歌辞。
乐府诗的影响:
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
汉乐府诗的风格多样,有清新明朗,有深情婉转,也有慷慨悲歌,但都统率于质朴自然的风格下。所谓质朴自然,表现在诗歌语言上,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挚,独擅古今。后世诗人多受汉乐府的影响。
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东汉时摹仿者甚多,至建安已出现“五言腾踊”的局面,取代《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