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翻译
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原文: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写过的最恐怖的诗译文
李白喜欢仿古大胆创新,这首就是得《白马篇》的精髓再度创新而来,诗中更是突出了不一样的豪侠风格,李白的显得更狂,更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在其中表露出来,而其中一句“杀人如剪草”,亦是狂到没边,足以让敌人胆寒的一首诗。
白马篇
作者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龙马,传说中的吉祥物,代表着吉祥健康,亦是一种神话龙和马合体,可以奔跑、可以飞。所以在古代很多人就喜欢用龙马来给自己的马取名,希望自己的马长得结实,健康,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五陵豪:谓五陵豪侠,授三秦豪杰等官教。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所以说起句就不俗,他骑着带有祥瑞的宝马,这宝马白如雪毛发,一路奔腾,宝马上金鞍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显得十分耀眼,感觉自己就像五陵豪侠一样很气派。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他身上所佩戴的之宝剑,那颜色就像晚秋早晨打的霜一样,这样的宝剑很锋利,切起玉来,就如同切泥巴一样;他身上的穿着袍子也很美,袍子上面有许多明珠,就如同落日一样,美之极。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玄宗皇帝喜欢斗鸡,只要鸡斗的好,都可以得到皇帝的宠幸。万乘,是指皇帝、指天子,不是有一句话叫“天子有兵车万乘”。所以他也要把斗鸡学好,那乘坐的马车盖子,自然也是高人一等的。这里有些讽刺意味儿在里头。讽刺了当时很多将军,只有把鸡斗好,才有机会出征打仗。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弓摧南山虎”是典故,《晋书·周处传》里说: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太行揉,意思是像猿一样善于攀援腾跃太行,这句大概意思是说他只要一拉弓,可将南山虎射杀,只要一伸臂,那手就像猿一样攀援腾跃太行,形容手臂很有力。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他只要一喝酒,酒后必定会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三杯一下肚,就想要耍弄手上的宝刀。意思就是说他耍刀都有瘾了,一喝酒就想耍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剧孟,是洛阳人,西汉著名的游侠,当时誉满诸侯。所以成了后世人游侠的形象,偶像。李白很推崇他的精神。这句大概意思是说他杀起人来,那就跟剪草一样,他还喜欢跟剧孟这样的游侠人物,一同四海遨游,仗剑天下。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他原先喜欢到处游荡,打抱不平,仗剑天下,可如今国难当头,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爱好,发愤要出去函谷了,他要从军临洮,他要建功立业,想报效国家了。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像这样“杀人如剪草”的游侠去从军,那只会把敌人打的丢盔弃甲,所以这句大概的意思是他驰骋疆场身经百战,匈奴们见到了他,都望风而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萧曹,是指汉相萧何、曹参。这句大概意思是说他凯旋归来时,依然是盛气凌人,豪气不改,每天都顾着饮酒,却不愿意去拜萧曹宰相,不愿意给他们下拜。
这里寓意游侠在边疆建功立业,功劳很大,而不屑给宰相们下拜!没办法,毕竟他是游侠,过惯了我行我素的生活,建功立业已经完成了,没必要再低三下四给那些没有什么功劳的人下拜。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这句更是不愿意跟这些人同朝为官,亦是有一种功成身退之意,更有不为五斗米,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所以这句大概意思是:他羞于学那些朝廷里的宪法,他做不到每日上朝,下拜,所以干脆就辞退,居住在荒僻蓬蒿的这样穷乡僻壤的地方隐居起来。
要想读懂李白这首《白马篇》一定要去了解李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背景。这首诗是七百三十一年,亦是开元十八年,李白那时才三十一岁,他返回了长安,他想参军报国。
所以他当时一直没能够有机会进入,没有机会参军。李白拥有一身武艺,他参军,肯定是不愿意只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的,他肯定是想见大将军,给个一官半职,随军出征的。
没有机会见大将军,于是李白便由曾经的游历到了落魄于市井,在这期间还屡次受到乡霸的欺凌。如是才有了《行路难》《白马篇》等千古流传诗作,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报国心却得不到重用的郁闷。
在这首《白马篇》诗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国难当头,边关告急之季,他不再游历四方,而是“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当他身经百战打得匈奴望风而逃凯旋归来时,他并没有贪图富贵,而是不拘礼法,也不阿附权贵,更不愿意居功邀赏,而是功成身退。
他只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游侠,没有想建功立业后再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退隐到穷乡僻壤地方,隐居起来。这就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所以大家都喜欢的李白这样的游侠形象。
行路难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文
行路难原文及翻译
1、《行路难》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行路难》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李白 《路难行》的译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拓展资料:《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何意
意思是: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人生处处有惊喜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处: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翻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处: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唐代李白的《行路难》翻译: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出处:唐代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翻译: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处:先秦佚名的《国风·卫风·木瓜》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