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电阻怎么求?
1、R = ρL/A 其中:R - 电阻值,单位为欧姆(Ω)ρ - 导电体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m)L - 导电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A - 导电体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这个公式表示电阻值R与导电体的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A之间的关系。
2、R=R1+R2+R3+……+Rn。电阻计算的公式:(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3、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为:R=ρ×L/S 其中,ρ为导体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计算导体的电阻,要知道其电阻率、截面积、长度,计算公式: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直流电路,纯电阻性负载交流电路的电阻计算公式; R=U/I。
4、标准式:R=U/I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I=U/R 或 I = U/R = GU (I=U:R)(其中 I 为电流 U 为电压 R 为电阻 已知 其中任意两个数据都可以算出另外一个数据。公式说明 定义: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 其中G = 1/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 为西门子(S)。
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三个有关,计算公式是什么...
1、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电阻率ρ、长度L及导体的横截面积S有关,公式是 R=ρL/S ,单位,R ——欧姆, L——米,S——毫米,ρ——欧姆·毫米/米 。
2、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导体电阻计算公式:R=ρL/S,其中,L为物体长度,S为物体的横截面积,比例系数ρ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是电阻率,它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3、导体的电阻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至于材料就要看实际。
4、△ 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的关系,可以用电阻公式来表示,即R=ρL/S;△ 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反之,则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是?
1、电阻,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没有电阻或电阻很小的物质称其为电导体,简称导体。电阻很大,以致不能形成电流传输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2、导体的电阻是指导体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导体内部原子之间的碰撞和电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阻力,从而使电流受到阻碍。这个阻碍电流的程度就称为导体的电阻。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用来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相同电压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4、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指: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其两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不通电时电阻依然存在。
6、世上没有纯导体,不管什么导体对电来说,多少都有一些阻挡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电阻力。也就叫电阻。我们用借用电阻力,可做成各种发热材料,供我们衣食住行,用电阻力做成各种科技设备,上至航天,下至民用,无微不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